“烈士们甘洒热血、舍生取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富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勇事迹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请跟随我一起依次为英烈献花并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11月24日,“恰同学少年,争当红色传人”研学活动走进了湖南革命陵园,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红色研学活动。
据悉,“恰同学少年,争当红色传人”研学活动为“我和我的祖国”主题读书教育活动之一,该活动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湖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南省委主办,由5万5千余名参与“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一等奖选手组成红色研学团队,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走进湖南革命陵园、湖南党史陈列馆,通过走访,重温光辉党史,传承红色经典,为中小学生搭建红色教育第二课堂,让中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做对“红色问答”,讲好“红色故事”,以此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依托着得天独厚的湖湘红色资源,湖南党史陈列馆为孩子们生动呈现了一部“走着读”地湖南地方党史。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漫步在展厅里,湖南共产党人朴素而深情的革命情怀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烈士陈觉与妻子赵云霄英勇就义前的诀别信中,饱含着年轻父母对襁褓稚子的深深眷恋;斑驳的湖南抗敌演剧队演出道具和公章上,记载着田汉等湘剧艺人以戏剧为武器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慷慨激昂……湖南党史陈列馆讲解员熊艺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湖南革命历程。
“看着这些珍贵的文字,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了历史记忆的文物,我真实地感受到,党的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历史和文字。”邵阳市隆回县九龙学校七年级74班的王铄阳说道。


湖南革命陵园是为纪念长沙籍和在长沙牺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烈士纪念设施,始建于1977年,200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是革命先烈英灵的栖息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地、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窗口。
研学队伍在研学导师和志愿者的引领下,依次参观了英烈纪念墙、湖湘英烈墙展览、英烈纪念广场。在湖湘英烈展上,研学导师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湖湘大地上涌现的英烈故事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热血沸腾,攥紧拳头,眼含热泪,纷纷表示必将传英烈精神、谱时代新篇,带上先烈的精神上路,继续前行。
站在纪念碑前仰望,烈士们甘洒热血、舍生取义的一幕幕似乎就在眼前,研学队伍排着整齐有序的队伍,依次为英烈献花并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缅怀先烈,传承烈士精神。“青山有幸埋忠骨,”在安葬有革命烈士的纪念林前,孩子们肃然起敬,自动自发地擦洗开国少将黄曹龙烈士、红军将领陈毅安烈士、消防军官李科林烈士、飞行员陈林烈士等的墓碑,清扫落叶、清除杂草,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恰同学少年,争当红色传人”研学活动结束了,但必定会触动孩子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在心中种下不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