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小学生课内外阅读与表达

【十几岁·书香好家庭】19号书香家庭: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小学部1504班 袁可梦家庭

时间:2020-03-16 来源: 作者:

用书籍和孩子沟通,有一种特别的香气;用书籍和父母交流,是一种不凡的气质。《十几岁·小学生阅读与写作》响应并推动“全民阅读”,搭建孩子和父母共读的桥梁,每期杂志推荐一组书香家庭。最后,将评选出最具书香指数的书香家庭。请欣赏十九号家庭——

 

19号家庭

 

 D:\十几岁\网站\微信图片_20200316101215.jpg

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小学部1504班  袁可梦家庭

 

共读书籍:《追风筝的人》

D:\十几岁\网站\微信图片_20200316101219.jpg

袁可梦朗读《追风筝的人》节选
 

 

袁可梦推荐书单

 
《汤姆·索亚历险记》
《鼹鼠的月亮河》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骆驼祥子》
《追风筝的人》
《星期三的战争》

 

 读书趣事——一切尽在掌握中

 

那天,同学送袁可梦一本《汤姆·索亚历险记》,一到家她就开始看,没多久就被书中的情节迷住了。正在这时,妈妈的脚步声在门口响起,她下班回来了。袁可梦慌忙之中把书藏在书包底下,再拿出作业本铺在桌上,假装在写作业。妈妈过来瞥了她一眼,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看不出什么,便转身去了厨房。

 

见此情景,袁可梦又重新打开那本书,再次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吃饭啦!”妈妈的声音再次在门外响起,声音虽然很小,但还是把袁可梦吓到了。不好,妈妈就要进到房间里来了。她慌忙之中从旁边随便拿了一本书,见是本单词书,便“Monday……”地读起来。

 

妈妈却直接走进房间,“狡黠”地看了袁可梦一眼,拿出了那本《汤姆·索亚历险记》。

 

原来,一切都在妈妈掌握之中!


妈妈说:其实我们还是很支持袁可梦看课外书的,她有些太紧张了。不过,希望她能合理地安排时间。

 

编辑说:妈妈说得很对哦,课外书是丰富阅历的一个重要方法。希望小袁同学也不要误会妈妈的好意。

 

D:\十几岁\网站\微信图片_20200316101227.jpg

 

小读者说——


为你,千千万万遍
◎袁可梦

 

故事从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的亲密友谊开始。阿米尔在阿富汗的童年本是温馨闲适的,可是因为一件突发的事,他因自私说了谎,赶走了哈桑。多年来,这件事一直在阿米尔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阿米尔历经生死完成了自我救赎。

 

读这本书时,我一次又一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既为哈桑的命运而流,也为阿米尔焦灼的内心而流。

 

文如其名,风筝在这本小说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既象征着亲情、友情,也象征着正直、善良、诚实。谎言看似无足轻重但是后果有时却很严重,我们真的不能为了一己之利伤害他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该有一只风筝……


大读者说——

 


今日种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
◎袁坤阳(袁可梦的父亲)

 

女儿爱读书不是一日,当我看到她在读《追风筝的人》时,还是有几分骄傲的,女儿的阅读量早已赶上了当年读大学的我。

这本书对于读小学的她,还是有几分难度。小说是男主人公阿米尔寻找心灵救赎的回忆录。

 

自私犯错: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亲眼目睹了哈桑被人欺辱的全过程,但是由于他的懦弱而撒谎掩盖了真相。为了自己的良心不受谴责,他污蔑哈桑是一个小偷,并且逼走了哈桑。

 

自我救赎:随着时间的推移,哈米尔的良心反而愈加不安,自责年少时的无知,后悔自己的自私诬陷了最忠诚的朋友。阿米尔勇敢面对内心,远赴他乡寻找哈桑;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哈桑已经客死他乡。但他还是努力救出了哈桑的儿子并且带回了家……

 

读完书后,跟孩子交流了许多,或许她还只能领悟些大概,可今日种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