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小学生课内外阅读与表达

北大理工大佬丨大改三遍小改十遍,写作功力不涨都难!

时间:2020-06-09 来源: 作者:

十几岁杂志社作文应考特别策划【有请学霸】,今天的学霸又将给同学们带来怎样的读写故事呢?

有请来自北京大学的理工学长黄卓楷。

 

D:\十几岁\2020\学霸\微信图片_20200529165115.jpg

 

黄卓楷
一次次修改,一次次积累经验,每一次都有新的成就感,不知不觉间,你的功底也就日臻扎实,对生活、对生命都将拥有更加豁达的看法。

黄卓楷,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毕业生,高考语文128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中热爱语文,乐于将自我诉诸笔下,继承了“理实大佬爱写作”的优良传统。最近在读《四世同堂》《一九八四》《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平时最爱跑步,看四季更迭、万物生长。

 

大改三遍小改十遍,写作功力不涨都难!

 

读写开窍,于我而言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老师点拨后,便豁然开朗。

 

我曾经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中外古今,都有所涉猎。然而,在自己拥有强烈欲望去表达此时此刻真情实感的时候,往往又是“胸中有大意,笔底走雕虫”的状态。

 

高中时,恰逢师长创建了一个写作平台,写作从曾经的上交作业,转而成为更纯粹的率性表达——在自己竞赛屡战屡败时,把心中的波澜诉诸笔下;在看完电影之后,将命运波澜记录纸上。

 

说实话,我的初稿文笔往往是拙劣的。每次我抱着五星评价的期待,等来的往往是四星的鼓励。老师看到了我对妙笔生花能力的期待,在我发文不久,就从文笔上将文章润色,还从结构上为我展现更多新的思路。

 

譬如,电影《芳华》的主人公在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的命运波澜冲击着我涉世未深的心灵,我便将这份波澜记录下来。初稿时,我的文字较为艰涩。例如,“这部文艺片带给我们的是一段真实质朴的回忆,真实得让你泣不成声,却又找不到真正激发感动的那个点。它是一杯文火慢煮的清茶,沸腾与平静的质变阶段却无法精确捕捉。”

 

这几句本来是用来描述我内心对这部文艺片的抽象轮廓,我写得“口语化”,有些生硬。老师接下来为我雕琢一番,用排比手法勾勒内心,还用“文艺范”的词句如“文火慢煮”“香茗”等来润色。

 

“它带给我们的是一段真实质朴的回忆,真实得让你不忍面对,让你掩面而泣,却又让你目不转睛,生怕错过。它是一杯文火慢煮的清茶,沸腾与平静的质变阶段,你无法精确捕捉,只觉得一晃神,它就成了一杯香茗。”就这样,稿件的文辞立马提升了一个档次。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假。留存于我们脑中的、好的想法可以经过多次调整修饰,达到自己理想的水平。

 

谁又能保证自己可以把文学这样一个可以包藏多层思想内涵的艺术品,仅仅用一次机会就完美实现所有设想呢?一次次修改,一次次积累经验,每一次都有新的成就感,不知不觉间,文字的千帆过尽,你的功底也就日臻扎实,对生活、对生命都将拥有更加豁达的看法。

 

总而言之,我的读写,源于自己对表达自我有着更高的追求,是在老师为我修改文章,自己获得成就感与探究学习中而产生的。这更多地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秘诀。阅读与写作就是这样的一种神秘的能力,需要更多地向内寻找最为关键的动力。

 

快问快答:我的考场作文

 

Q:中考、高考的考场里写作文,你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A:高考考场作文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紧迫,需要近乎本能地书写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需要平时全方面的积累。

 


Q:你最讨厌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为什么?

A:对于作文题目都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我只是觉得难度有所区别,讨厌都不太说得上。所以我觉得难度更大的其实是“镣铐”局限在某一个空洞的主题之中,难以以小见大或者陈述思想的题目。写好这种题目其实又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

 


Q:考场里,一个记叙文的作文题摆在你面前。你用几分钟在脑海里找到素材?

A:5分钟,不能再多了,时间不够,还要留出时间构思内容。

 


Q:你找素材,是靠碰运气,还是有一套快捷的搜寻模式?如果有模式,是什么?

A:我寻找素材是基于自己平时有意识的积累。我从三个方面积累素材,第一是好的观点,时评等比较鞭辟入里的逻辑都可以记下。第二是各种各样的事例,可能是社会热点,甚至是语文试卷上的传记、短篇小说。第三是优美表达,可能是古典诗词,古文片段,还有名人名言和文艺范的语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应对得游刃有余。

 


Q:请回忆一下你写下的中考作文或者高考作文。你觉得不完美的地方,在哪里?
A:可能还是没有想到太多新颖的观点,没有写出理想水平。毕竟自己在劳动精神这一方面的积累的的确确还是不够的。

 

《芳华》稿件修改对比呈现(片段节选)

 

芳华已逝,回溯至此(终稿)

 

《芳华》最让人心塞的,就是编剧和导演都刻意让何小萍与刘峰相互平行却彼此不重合,那是特定时代下的阴差阳错和好事多磨。在看不见的力量之驱使下,太多的事情结果让人咋舌,而过程又让人不得不俯首帖耳。何小萍曾经以为“当解放军,就没人欺负了”,可是走进军营,她仍然遭冷眼环伺,感受到人心冰凉。尤其是荟萃人性善良光辉的刘峰,最终也无立锥之地,这给何小萍的打击,是崩溃式的打击。在飞短流长之下的隐忍压抑,战争阴影的残酷折磨,以及做英雄前后的霄壤之别,让她的精神难以承受负荷,而导致失常。

我们都会质疑时代和社会。每个人身处其中,所有举动都存在其合理性、必然性。不难想象,如果拿我们早生30年,大概也难逃其劫,结局不得而知。电影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两个把善良当铃铛,系在脖上的美好个体,昭示着二人殊途同归的命运,也描画出千千万万人的人生轨迹。

冯小刚的这部文艺片,舍弃了之前的“冯氏喜剧风格”,它带给我们的是一段真实质朴的回忆,真实得让你不忍面对,让你掩面而泣,却又让你目不转睛,生怕错过。它是一杯文火慢煮的清茶,沸腾与平静的质变阶段,你无法精确捕捉,只觉得一晃神,它就成了一杯香茗。
 

芳华已逝,回溯非晚(初稿)

 

《芳华》对何小萍与刘峰相互平行未曾真正相交心路的勾勒针针见血。那是因为在看不见的人性驱使之下,太多太多事情结果让人咋舌,而过程让人心悦诚服。何小萍曾经以为“当解放军,就没人欺负了”,可是象征人性善良光辉的刘峰也无立锥之地给她的打击,对飞短流长的隐忍,还有战争无法愈合的残酷,让她精神崩溃。

社会在此无可厚非,每个人的举动都存在其合理性,必然性。不难想象,如果拿我们身处其间,结局或许一成不变。电影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两个把善良当作铃铛,系在脖上,昭示着二人可欺的特征和相似的命运。

这部文艺片带给我们的是一段真实质朴的回忆,真实得让你泣不成声,却又找不到真正激发感动的那个点。它是一杯文火慢煮的清茶,沸腾与平静的质变阶段却无法精确捕捉。

 

学霸黄卓楷读写Tips: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一次次修改,一次次积累经验,每一次都有新的成就感,不知不觉间,文字的千帆过尽,你的功底也就日臻扎实,对生活、对生命都将拥有更加豁达的看法。

*阅读与写作就是这样的一种神秘的能力,需要更多地向内寻找最为关键的动力。